臺灣與大陸的關係_第三章 如何解決兩岸交流的問題

兩岸問題的解決,不能依靠他人 兩岸問題經緯萬端,處理起來複雜棘手,但兩岸問題始終是兩岸民眾與政府的事務,必須由兩岸自己解決,不能依靠他人。

兩岸靠著經濟利益的結合,而形成一種特異的模式,就是政治上互不往來,而經濟上卻往來頻繁;政治上對立,而經濟上卻相互依存。中共隨時威脅臺灣,不惜以武力解決兩岸政治問題,但在經濟上仰賴臺商者極多,而大陸的資源和市場,已逐漸被臺灣看重甚至依賴,近年來,大陸還超過美國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地區,失去大陸這個原料的供應者和市場,臺灣的經濟也會遭到打擊,雙方的依存關係,越來越緊密。

民國八十五年及八十六年,美國因大陸人權狀況不佳而數度計畫施以貿易制裁,中共當局極為驚恐,想不到臺商也十分緊張,深恐美國實施貿易制裁,削減大陸貨品進口,使臺商因而受到損失。原因是大陸外銷的商品,有許多是臺商在大陸投資設廠所製造。

大陸方面對於「統一」過於急躁

兩岸政治上緊張的原因,在於大陸方面對「統一」 這樣的問題顯得過於急躁,在雙方的信任還沒有自然形成之前,在雙方社會差距、經濟差距仍然懸殊的狀態下,貿然統一將只有壞處,而沒有好處。

我政府與人民,因為歷史的緣故,對中共是否有「誠信」一直抱有懷疑;再加上中共在國際政治舞臺以及外交場合,不斷封殺臺灣、打擊臺灣,致使臺灣因兩岸交流而產生對大陸的好感因而消減。而中共對臺灣的不信任及蔑視,更是顯著。首先,儘管中華民國政府再三聲明遵行「一個中國」政策,在「國家統一綱領」中明白表示中國統一的過程,並以完全統一為目標,但中共始終對臺灣的統一政策表示懷疑,不斷指責臺灣在搞「兩個中國」及「一中一臺」。中華民國為貫徹民主法制而民選總統,中共則再三以飛彈威脅,更可以見出中共對臺灣不僅缺少信任,甚至敵視的態度。

大陸方面對臺灣實在沒有資格「發號施令」

信任的具體表現在於對對方尊重,這一點也無法求諸於兩岸的政治環境之中。大陸方面屢次逼迫臺灣展開與其統一的政治談判,但始終未能務實接受中華民國現實存在的事實,不給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一個合理的位子。所謂合理的位子就是雙方平起平坐,地位完全相等。因為所有的談判,都必須是平等的,否則就不是談判,而是一方對另一方發號施令了。大陸方面對臺灣實在沒有資格「發號施令」,而且即使發號施令也沒有任何效果,但大陸方面始終不願放棄發號施令的角色,不願給對方一個公平的位子,這樣而期望統一豈非幻想?

其中的癥結所在是大陸方面不承認在臺灣的中華民國存在,他們認為中華民國早在一九四九年就消失了,其地位已由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所取代,他們認為臺灣的存在是一個事實,但臺灣的地位僅僅與福建省、廣東省一樣,是中共統治下的一個省,一個省是不可以與中央政府平起平坐的,這是大陸方面的理由。但這個理由不但似是而非,而且最嚴重的在於眛於現實。

中共既不接受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,又打算和臺灣談統一,就搬出政黨談判的口號,認為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,雙方的執政黨談判可以「權宜」的解決問題。但這又產生了新的問題,臺灣已進入了多政黨的民主時代,沒有一個政黨可以代替政府,即使是所謂執政黨也無權代表「國家」來與對方談判,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要與大陸展開正式的談判,必須得到立法機關的充分授權,並在立法機關嚴密的監督下才可以進行,大陸方面如果不先了解這一點,則難以期望兩岸展開所謂的政治談判。
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兩岸目前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經濟無論在結構上或在素質上而言都相去甚遠,立即統一了,對雙方造成的衝擊及損害,勢必大過所得。

政治上,臺灣已是多黨的民主政體,而大陸仍然停留在一黨專政上面,要推行普及的民主,還需要相當的一段時間;這時統一,要把臺灣從民主拉回專制當然不可能,而大陸如果突然接受臺灣式的民主,舊勢力崩解,新勢力形成很可能引起政治社會極大的不安,大陸方面目前似乎沒有處理這種不安的能力,所以兩岸立即統一,從實際的政治角度而言,對雙方似乎都沒有太大的好處。

在社會上及文化上,臺灣都已進入多元的時代,而大陸還大致停留在單元化的階段,大陸的新聞傳播一直由「國家」主持,並實施嚴格的新聞檢查制度,在教育上,「國家」依然操縱了所有的教育權柄,近年來已略放寬私人興學,但受級等及區域的限制,仍侷限在極小的圈子之內。大陸近年的經濟建設成果有目共睹,但受限於人口過多,幅員過大,國民所得與臺灣相比依然相去甚遠,這些不同,使得立即的統一不僅不會為雙方帶來好處,甚至帶來危機。

大陸方面不是不斷向臺灣保證未來實施「一國兩制」、「五十年不變」嗎?但一個國家保有兩種制度:一方面民主、一方面專制;對一方面的優惠就是對另一方面的殘忍,對一方面的寬容就是對另一方的嚴酷,這在法理上,都是不合理的,在情意上是違反道德的,可以說是一種荒誕的制度,是否能真正實行已是問題;何況中共既打算在一個「國家」裡推行兩種制度,容許兩個社會各走各的道路,那又何必要急切的追求統一呢?

大陸方面既然表示兩岸統一之後實施「一國兩制」,又保證「五十年不變」,可見實質的統一,並沒有那麼的急迫性,兩岸其實應該彼此放緩一些腳步,而將注意放在化解兩岸的歧異,增加兩岸的共同點上。

大陸方面如打算在未來統一,首先應該相互製造有利統一的條件,起碼應該相互表現最大的善意,避免有任何威脅性的語言及動作。其次兩岸應該積極的擴大彼此的交流及合作。兩岸的交流已進行了十幾年,在許多方面也進行了初步的合作,成效已可見到,但由於這些交流與合作都是民間的性質,交流往往停留在交誼的階段,而合作則格於雙方政策法律的不盡相容,基礎很難擴大,成果自然有所限制。兩岸目前應該考慮擴大交流的層級,增加合作的項目。

兩岸應該在許多方面展開協商,以化除兩岸壁壘

在交流的層級擴大,合作的項目增多,彼此了解更為深入,各項合作的成果更為豐碩之後,兩岸應該在許多方面展開協商,以化除兩岸的壁壘,使得兩岸不只在經濟上相互依存,在文化上、教育上、科技上,也化異為同,相互結為比較親密的一體關係。譬如在文化上,雙方應該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討論,現在兩岸使用的兩套漢字系統是否可以「統一」成一個系統?兩岸在漢字拼音方面,是否可共同使用一種更科學、更便利的方式?兩岸在譯名上是否可以避免一名有數種不同譯法?此外,有關中文檢索的方式,電腦輸入的方式及中文標準化的建立,都可以積極的進行討論並逐步追求統一。這些有關文化的事務,與政治無甚關連,但卻關係兩岸是否能夠在未來結合為一整體,雙方在此處,應該很容易建立起共識。

有關教育上的合作則更容易展開,教育資源的互相開放,教育制度的調整、學籍的相互承認,也都是可以做到的事。科技上的互通有無,研究上的互相合作,對雙方無論基礎研究或新產品的開發都有積極的幫助;這些合作及共識的建立,只要政治不加以干擾,都容易形成,而這些合作與共識形成得愈多,對兩岸未來追求統一,只會有助益,不會有阻礙的。

這也就是說,兩岸在政治上,可以放慢步調,放鬆給對方的壓迫,而在事務性的問題上,儘快及儘多的謀求解決,假如兩岸在文化上,經濟上已結為一體,社會的差異已經縮小,在政治上謀求統一,則水到渠成是一種極自然的趨勢。

「國家統一綱領」的規畫

因此,我方在民國八十年公布實施的「國家統一綱領」,將兩岸統一的過程分作近程、中程和遠程三階段。近程是雙方交流互惠的階段,中程是互信合作的階段,而遠程才是協商統一的階段。現實的狀況是兩岸經過十幾年的交流,也在某些事務上進行了初步的合作,但不論民間和政府,彼此之間的互信基礎依然薄弱,合作格於局勢,不能深入,也無法擴大,距離真正的互信合作的目標還十分遙遠,兩岸應該在這方面積極努力。

統一絕不是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一套價值和制度,統一應該是雙方極自然的結合,但使這種結合的動力有兩種,一是感情,一是利益。

統一既然有強烈的感情因素,則雙方如選擇統一,必須相互培養感情,增進感情,至少絕不可做傷害對方感情的事,臺灣以富驕人固然不對,大陸動輒以武力威脅,在國際社會處處封殺臺灣的生存空間則更為不智,如此戕害與斲傷,使得原已脆弱的感情蕩然不存,在這樣的條件之下還打算尋求統一,真無異緣木而求魚。

在實務上,兩岸應該拋棄意識型態,腳踏實地的一項一項的解決影響、阻礙合作的所有問題,兩岸一般性的事務,不妨用企業經營的態度來處理。假如兩岸統一,不能為兩岸帶來福祉,反而帶來災難,這樣的統一是永遠不可能被雙方接受的,主張統一的人,應該在這個條件之下來盱衡情勢。可惜的是,兩岸政府都表示了統一的意願,但實際上雙方的疏離感卻在增加中;中共對臺灣的武力威脅愈大,則臺灣人民對中共的敵視愈顯,將兩岸十幾年來的交流成果消耗殆盡,對未來統一形成極為不利的影響。

總之兩岸如果要尋求統一,則首先在感情上應該避免傷害對方,在內相互以誠相對,在外,則「中國人幫助中國人」。